2009年11月25日左右
哥本哈根会议将巧合的是,就在中美会晤之前,法国和巴西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一致,组成了一个“气候轴心”。巴西总统卢拉甚至将两国签署的气候文件形容成“气候圣经”。
其实在此之前国际社会对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一直抱有一种悲观情绪,但是,就在距离哥本哈根会议只剩20天的时间里,“中美联合声明”,法国、巴西的“气候圣经”,这一系列气候声明相继发布。中国之声连线今天的在线主编——《中国经济导报》新闻中心主任杨禹,详解这一系列气候声明对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产生的影响。
主持人:杨禹你好!中美双方在联合声明里强调气候问题,而且还是如此一致,这是第一次,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个结果或者说你觉得它会产生哪些影响?
杨禹:在中美双边会谈和联合声明里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让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美国的态度有了积极的变化。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奥巴马在上海跟青年对话的时候,谈到气候变化问题时,他仍然坚持美国的一贯立场,希望中国也跟美国一样作出具体比例的减排承诺。而中美联合声明在这方面的表述基本上是按照中国一贯坚持的立场做的表述,即希望发达国家作出减排承诺,而发展中国家是在国内采取适当减缓行动,而不是作出有具体比例的减缓承诺。美国能够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同意这样的表述,是奥巴马政府作出的巨大让步。
但是,美国情况是这样,奥巴马在这个问题上并不说了算,因为他个人和政府作出的表态在美国参众两院并不一定会获得通过。
所以,美国的积极表态能不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转化成具体的重大转折,仍然画问号。
主持人:其实不只中美双方,包括法国、巴西、还有欧盟各国对于气候问题的态度近期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你觉得这对即将召开的根本哈根气候峰会产生哪些影响?
杨禹:哥本哈根会议即将召开,很多重要的国家纷纷作出新的表态,其中最重要的一例是法国和巴西共同完成的所谓“圣经式”的气候变化宣言,巴西主动提高本国减排的比例,法国明确表示目前阻碍气候变化问题最主要的障碍来自于美国。我国主席胡锦涛在APEC会议上反复强调中国希望气候变化问题能够在哥本哈根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系列举动表明,各国都希望哥本哈根会议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但是,哥本哈根会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气候变化方面矛盾重重的焦点问题。我个人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气候变化问题可能会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一样,最终形成这样的局面:政治家的表态都非常积极,所有人都在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该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还在默默的搞。气候变化问题也一样,各国可能在原则上表示要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实质性的问题上,特别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作出具体减排承诺,而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做出资金和技术转让,我个人认为各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很难作出实质性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