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局再发延误预警:29日沪机场运能将下降75%。民航局提示广大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无论是什么原因——天气问题、军演活动亦或是航班调配,但结果只有一个——航班延误。今年各方在应对航延难题的方法上似乎多了些许不同,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现今的主动应对。信息透明、未雨绸缪、积极处置逐渐汇集起了有效应对航延问题的正能量。
民航局、空管局首次发布航班延误预警提示,从民航局自身做起,在提升航班延误原因信息的透明度方面做出了表率,彰显我国民航管理机构积极应对航班延误难题并主动作为的决心。航班延误原因信息就应该如同天气预报一样,应视其为一种公众信息资源,而无须再加上原本就不必要的“机密”标签。
民航局暂停航延预警其间所涉机场的公务机、加班、包机等临时飞行计划申请,同时建议航空公司在此期间适度调减进入上述区域航班数量,避免因航班安排过密而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既然已经堵了,就没有必要再去添堵。
部分机场通过简化出租车轮候程序、增开机场大巴并在高峰时启用应急大巴及时疏散因航班延误而产生的滞留旅客。机场方面的主动作为值得称道,既然购买机票的旅客已确认因航延无法成行,有关方面就应该快速的将改变行程的旅客运离机场。很多民航工作人员和旅客的无谓冲突就是因为众多旅客在航站楼盲目等待时间过长而引发的。
部分高铁站人满为患,京沪高铁车票一票难求。准确说这算不上什么正能量,但是我们可以嗅出民航和高铁的被动联动。在应对诸如军事演习影响等计划性很强的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是可以与当地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安排通过在合适班次上加挂车厢等办法解决航延旅客座位的临时需求。通过转变思维方式,以旅客方便出行和优越体验为最终目标,努力达成民航和高铁的有效竞合局面,建立起具有能满足旅客真实需求的双向客源转换机制。
据国防部新闻事务局27日澄清: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军演对民航影响是有限的,不是造成航班延误的主要因素,近期航班主要受气象影响较大。军方的回应至少证明了其是关注民航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的。军方和民航对有限空域的合理使用需要有更加科学的统筹规划,这一理想目标达成的前提条件是双方要清晰理解彼此的诉求,这次在因军演而引发的部分航延事件上双方的良性互动就是一个很积极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