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息息相关。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才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最大的价值贡献。国产大飞机的上市和发展成熟,将完善我国整个航空产业链,从而很可能将民航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民航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我国民航业经过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总运输量已经占到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以我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总量衡量,无论是运输总量、人均乘机次数,还是机场密度、覆盖范围,与发达国家都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国内民航业发展受到基础设施和空域资源不足的制约,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竞争较为激烈,收益水平持续下滑。微观层面看,航空公司发展缺乏外部空间和内生动力。宏观层面看,航空公司和枢纽机场的国际竞争力偏弱,产业结构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行业发展面临瓶颈。
民航运输方式的结构差异及其原因
我国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差异较大。在美国,高速公路和民航是远途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据WIND数据统计,2011年美国民航旅客周转量9264亿人公里,是铁路旅客周转量的86倍。而在我国,铁路运输占据更大份额。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10595亿人公里,是民航旅客周转量的1.9倍,铁路旅客运输21.1亿人次,是民航的6倍。
我国历来注重铁路建设,2013年我国高铁总营业里程达到1.1万公里,在建高铁规模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总营业里程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交通方式的差异,一方面与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有关,价格在发展中国家无疑是更加敏感的因素,因此,票价相对低廉的铁路更受欢迎,在印度、俄罗斯等国也是如此。2013年美国人均GDP达到51248美元,是中国的7.7倍,人均乘机次数是中国的10倍,收入水平的差异对消费结构起到了决定作用。
但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交通方式的发展,这与国家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是国家战略的体现。美国高速公路网的全面建设在1950-1980年,与美国汽车业的繁荣发展处于同一时期。高速公路网使美国汽车业、物流业、零售业、快餐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而大力发展民航运输业,与美国强大的飞机制造业也有很大关系。航空运输在美国国内和全球的飞速发展,为波音客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两者互为支撑。
同样,在我国,铁路建设能够对钢铁、建材等上下游产业产生很显著的带动效应,还能增加大量劳动力就业,从而能够对GDP增长产生更大的贡献。相比之下,铁路建设与我国的产业基础、劳动力结构更为契合。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对铁路建设投入更大的热情。
大飞机研制的战略意义
实际上,如果有更好的产业基础支撑,民航运输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通常认为投入产出比为1:8。其中在飞机制造环节,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能促进整个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附加值的提升。
然而,目前我国运营的飞机中,国产飞机的比例不足1%,只有新舟60一种机型在运营少量支线航线。我国快速增长的民航需求,为国外的飞机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大飞机制造方面的空白,使我国民航运输的产业带动作用大打折扣。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淘汰大量高能耗和过剩产业的同时,亟需新的增长动力。既有市场需求,又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飞机制造业,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产业。自2008年以来,我国加快了大飞机研制的步伐。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ARJ支线客机,预计明年初首批交付。C919窄体机预计明年底首飞,有望于2017年交付。
民航业能否制造出另一个春天?
基于航空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将民航业提升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产业。如果未来与国产飞机制造业协同发展,民航业将真正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民航运输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消耗少、运行效率高,并且与我国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提升的趋势相适应,理应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领域。
国产飞机在发展初期,主要市场在国内。而在国内民航业发展面临瓶颈的形势下,很难为大飞机提供更多的订单。为了给国产飞机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满足快速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国家需要在空域资源、机场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方面实施更大力度的改革和更多的投入。发挥航空运输和飞机制造两个产业的相互支撑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推动力。
当前,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完善的基础设施、开放的空域资源和完备的飞机制造产业的共同作用下,民航业有望进入一个繁荣、协调发展的全新时期。